新聞動態
/ News
東莞皓日機電設備有限公司
聯系人:王先生
聯系電話:136-2004-2093
公司座機:0769-83000283
公司傳真:0769-83000283
地 址:廣東省東莞市寮步鎮浮竹山村民康一巷
怎么提高我們的情商?
目錄:常見問題點擊率:發布時間:2018-07-28 07:47:31
01
近幾年,人們特別重視一種能力,重視到當我們討厭一個人的時候,經常會說:
“他那個人就是XX低啊。”
“這人XX太低了,簡直沒救了!”
甚至在我們求職,相親時,都會格外注意對方的XX,畢竟XX是一個人重要的能力,如果誰XX低,以后似乎注定是扶不起的阿斗,各種爛攤子不斷,累人累心。
我也見到很多流傳甚廣的文章,比如《你不知道嫁給一個高XX的人該有多幸福》《格局越高的人,越不會XX所困》等等。
是的,今天要談的就是你們耳熟能詳,江湖地位已如雷貫耳的情商。
遺憾的是,情商概念如此火爆,然而放眼望去,情商低的人卻比比皆是。網上充斥著各種教人提升情商的暢銷書,很多人看后,“情商”依然很低。
為什么?
專業的“情商”概念最初由心理學家Salovey和Mayer提出,情商最核心的三種能力是:
· 認知和管理情緒(自己和他人)
· 自我激勵
· 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
這三個能力是層層遞進的,是由內到外,由基礎到應用的綜合性能力。
首先你要能洞察 、認知、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緒,才能在此基礎上去處理好內在的自我激勵和外部的人際關系管理。
我們是否太關注情商這個技能的提升和培養,而從來沒有去想過,導致一個人情商低的內在原因到底是什么?
02
“情商低”是你創造出來的
太多情商低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情商低。
心理學告訴我們,情商受遺傳的影響很小,更多是受后天環境的影響。
我們常用人格這個詞去形容一個人穩定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方式,那既然情商的改變涉及到行為模式的改變,必然牽扯到人格的改變。
如果我們不能從人格形成這種基礎層次去解讀情商,而僅僅停留在技能層面,即便掌握了技能,我們的內也必然始終與情商存在隔閡。
大多數“低情商”人群走入的一個誤區是:
他們常常意識到自己情商低,給自己打上一個“低情商”的標簽,然后在提升情商的道路上掙扎不已,甚至步入一條惡性循環的泥濘之路。
我情商低 → 我努力提升 → 提升效果不好 → 我情商太低了 → 我可能無藥可救了 → 破罐子破摔,放棄。
我們喜歡用各種標簽、概念去區分一些事情,但這世界上原本沒有什么“情商低”和“情商差”的優劣區別,只是大家的行為方式不一樣。
然而“情商低”這個詞,可能成為被那些習慣性否定自己、不認可自己的人用來自我虐待的一把新武器,同理也可能給那些習慣性攻擊別人、傷害別人的人提供一把新型戰刀。
認為自己“情商低”的人,與其糾結如何在技能上去提高自己的“情商”,或者用“情商低”來攻擊自己,不如做這件事:理解塑造一個人情商背后的深層原因,從而發生改變。
03
咨詢中,我見過很多人說自己“情商低”,背后的原因其實是缺乏自我認可。
因為這種不能接納和無法獲得的自我認可,他們把大量的精力用在關注自己不夠好上,從而很難拿出額外精力來審視外界,分析事件背后的需求。
當一個不良事件發生時,“情商低”者的第一反應往往是亂套。
因為他們常常把自己和當時的事件全部粘合在一塊,無法保持一個客觀不變的自我。他們的內心很不穩定,以至于外部有一些風吹草動,內心的這個自我就開始跟著動。
在一個人全身心都被外界牽動的情況下,他怎么可能會有余力分析事件背后的本質和需求,從而采取恰當的反映措施?又怎么可能學會管理別人的反應?
他連自己的反應都管理不了。
在心理層面上,那些認為自己“情商低”的人首先要處理的其實是自己的心理饑餓問題——自尊和認可。只有先解決心理饑餓問題,他們才會有余力去掌握一些“情商”技能。這個時候,掌握起來就容易多了。
如果饑餓都沒解決,卻強迫自己去表達風度,掌握分寸,遲早會撐不住。
04
· 按精神分析的說法,一個人缺乏自我認可和接納,很可能是來源于不良的親子關系,即父母對自己缺乏認可和接納。
· 另外一個原因是,在成長經歷中,遭遇過很多不被接納和認可的刺激事件。這種不良的教育模式和環境模式才可能是導致一個人“情商低”的罪魁禍首。
這也吻合眾所周知的一個觀點。
人們認為,情商受后天環境影響比較大,甚至具有家族行為遺傳性(此遺傳不是生理上的遺傳,而是家族行為模式的遺傳)。
-
如果成長的過程中,孩子從來沒有得到過父母的理解和尊重,孩子就學不會如何去理解別人。
-
如果在成長過程中,又得到外界太多的否定和指責,那孩子對于自我的存在就始終處于質疑的緊張之中。
這種自我質疑正是伴隨著強烈的自我不理解,因為它阻止了孩子去全面認識自己。它讓孩子始終處于一種試圖消除自否定的緊張里,從而無法形成對自己的客觀認知。
一句話總結:
因為父母沒有客觀的評價自己的孩子,孩子也不能客觀的看待和理解自己,導致他們更沒有精力去理解他人。
因為任何對外的理解都是建立在對內理解的坐標之上。
處在這樣內心環境之下長大的孩子,就不具備建立情商能力的第一條:認知、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緒。
之所以會特別強調情緒,是因為情緒正是那個外在表現,不能客觀認知和管理他人的能力,首先會通過情緒失控表現出來。
所以如果你是個“低情商”的人,先別急著去否定自己。
你之所以現在處于一個情商低的模式,可能最根本的原因是從小缺乏認可、理解和關愛。正是這種匱乏讓你不能客觀的看待自己,把大量的精力用在緩解心理饑餓上。
所以你不如別人擅長調控情緒,處理人際關系,你總是出丑,做事缺乏分寸,這是因為你的心理需求層次連基本的滿足都沒達到,高級的需求自然就掌握不了。
按照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,你連安全的需求都沒被滿足,外界卻要求你去表現自我實現的技能,這樣的要求只會讓人生難上加難。
如果你要提升情商,先不要盲目去練習技能,不妨先去觀察自己是否心理饑餓。
如果有,先去解決這部分心理饑餓的情況,處理自己幼年存留的一些心理創傷或心理固執,了解自己是否在使用已經不夠好使的防御模式。
這些東西都修通了,相信大家對于情商的提升才是水到渠成,從而達到治標又治本的效果。
05
你可能更需要解決的是自己的心理饑餓問題
那我應該如何處理自己的心理饑餓問題呢?
步驟一 確定自己是不是心理饑餓
首先,去覺察自己是否存在心理饑餓問題。
不夠認可自我的人,在日常的無意識思維里,經常會有一閃而過的自我否定判斷。這些判斷發生地非常迅速、自然、堂而皇之,以至于如果一個人沒有覺察的去意識的話,很自然的就會被這些判斷思維帶跑。
常見的一些自我不夠接納,不夠認可的思維有:
“我這個人就是很差!”
“我怎么老這樣啊,我就是沒有能力!”
“我就是覺得別人都不喜歡我。”
“我覺得大家都討厭我。”
........
當我們認真地嘗試去分析這些思維時,會發現它們很多都是以偏概全的極端思維:
一個人要根據怎樣的推斷,才能得出“我就是很差”這樣的本質判斷呢?
你可能會說自己什么什么事沒有做好,不擅長說話,對人不夠熱情,不聰明。但是從某一個方面表現不夠好,就能得出“我這個人整體就不好”,很明顯是不符合邏輯的,
更重要的是,從某種程度上來說,我們沒法用“差”或者“不差”去評判一個人的本質,沒有人有這個權力。
所有的生命生來平等,誰有權力可以去評判你就是很差或很好這樣的事情?沒有。
是的,即便用來評價自己,這種思維也是不合適的,如果一個人內心深處這種思維過多,如此“虐待”自己,必然會引起生命本能的反抗。
這種反抗表現出來,就成了內心沖突。你會感覺自己不舒服,不自在,整天很別扭。
而整日處在這樣狀態下的人,也就很難生發出額外的精力和智慧去研究外界,所以自然情商不會很高。
步驟二 學會審視自己的內心變化
審視自己的內心變化,識別自己情緒背后的需求,這正是通向了解別人,與別人合理相處的必經之路。
一個人只有深刻冷靜地去覺察和了解自己,才能更深刻的去覺察別人,了解別人。
對自己和人的了解和認識越深刻,你所能理解到的情商能力可能就越高。
因為情商本質上別無其它,無非是建立在對人性洞察上的一種智慧。
步驟三 努力改變自己的思維習慣和信念系統
“不論何時都不晚。”
看上去這篇文章寫出來很簡單,關于情商提升的書也很多,但它本質上涉及到舊有內心信念系統的改變。情商的提升沒那么簡單。
想要捕捉自己不合理的信念和思維,是一件難度比較大的事。而新信念和思維的養成也比較不容易,有問題的人后續可以多借助于專業的心理咨詢,通過一段時間的咨詢治療來克服這個問題。
這些都需要個人付出必要的努力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
要提升情商,先要解決自己的心理饑餓問題——缺乏愛和缺乏認可,所有這些都需要你啟動你的生命力和能量,去做一次自我關愛的尋愛之旅,從而由內而外,最終獲得自己的蛻變。
正如心理學大師卡倫·霍尼在《我們內心的沖突》中所說:
所有人只要還活著就有改變自己,甚至是徹底改頭換面的可能性,并非只有孩童才具有可塑性。
你也是如此。
下一篇:正確運用你的表揚,怎么表揚別人?